今年春節以來,受特殊因素影響,國內畜牧業產業鏈在一定程度上停滯。為了促進產業發展,農業農村部在今年以來積極出臺相關政策,帶動企業復工復產,畜牧業的生產流通活動逐漸恢復。根據有關部門發布的信息,今年一季度畜牧業整體呈現上升趨勢,肉蛋奶供應充足。當然,這也少不了自動化機械的助力。
屠宰設備促進標準化屠宰
據了解,今年肉食市場中,生豬產能日漸恢復,存欄量上升,肉牛、肉羊存欄量也處于高位。這為消費者提供了充足的肉食供應,同時,屠宰場的標準化屠宰也為肉食的質量安全帶來保障。根據屠宰對象不同,市面上的屠宰設備可分為家禽屠宰設備、
牛羊屠宰設備、生豬屠宰設備等,滿足不同的屠宰需求。
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國內屠宰企業大多采用手工和半機械化的加工方式,不但效率低,衛生狀況也存在很大問題。如今,國內屠宰機械制造商不斷深入研發屠宰技術,并將其轉化為自動化設備,極大地提升了國內屠宰設備的裝備水平,提高屠宰效率,促使國內屠宰業走上現代化、科學化的道路。
清洗、噴碼設備提升禽蛋附加值
農業村村部相關人員表示,禽蛋產業的生產周期短,生產恢復能力較高,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禽蛋產量有望繼續增加。近兩年,食品行業致力于產業的轉型升級,禽蛋產業也不例外,利用清洗設備、噴碼設備等增強禽蛋的質量和安全程度,提高產品附加值。
全自動螺旋式洗蛋機是目前較為常見的禽蛋清洗設備,運行自動化程度高,清洗速度快、連續送蛋、送蛋平穩,效果不遜于人工洗蛋。噴碼設備主要用于對雞蛋表面進行噴碼,方便對雞蛋進行溯源。現在,利用噴碼設備給禽蛋貼上“身份證”已成為相關產品向高質量轉型的重要途徑,并有利于完善禽蛋的質量追溯體系。
殺菌設備為原奶產業護航
原奶產業也是我國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兩年,政策加碼和的帶領下,國內原奶產業發展迅速。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牛奶總產量達到3201 萬噸,同比增長 4.1%,羊奶產量也達到近50萬噸。國內乳制品消費以液態奶為主,各類殺菌設備的發展擴大了液態奶的銷售半徑。
目前,應用于液態奶的殺菌設備主要分為兩類:超高溫殺菌設備以及巴氏殺菌設備。其中,超高溫殺菌設備是指在135-150℃溫度下,對產品進行2-8s的加熱從而殺滅內部細菌達到商業無菌;巴氏殺菌則是在62~70℃的溫度下加熱30分鐘,殺死內部多種生長型致病菌。兩者在營養因素方面并無明顯優劣,經過超高溫殺菌的乳制品可在常溫下保存,而巴氏殺菌乳制品則需要在冷藏環境下保存,保質期較短。
小編結語:近段時間,國內養殖業正在恢復,畜牧業發展日漸穩定。值得一提的是,在自動化生產設備的助力下,大幅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減輕企業的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質量安全水平,為畜牧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