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作出“要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加強良種和良田的配套,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的重要指示。近年來,南充以建成300萬畝糧食安全產業帶為統攬,推動糧食生產經營規?;?、標準化、產業化發展,全力以赴提高糧食產量,建強供應鏈、延長加工鏈、提升價值鏈,持續鞏固國家優質商品糧供給基地建設,加快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丘陵集中發展示范區。
小春糧油全面豐收,南充約230萬畝水稻也陸續進入成熟期,部分區域開鐮收割,南充沃野田疇,金黃色的稻浪翻涌,豐收在即。
從土地中挖潛,推進糧食生產提質增效
近日,高坪區會龍鎮熊家橋村的稻油輪作示范片,南充紅陽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姚楊看著成片金黃的稻田,已經在盤算大致的收成情況。“這一批水稻品種是‘宜香優2118’,具有耐旱、抗倒伏等優勢。”今年,姚楊一共種植5個不同品種的優質水稻,將原先400多畝的種植面積擴展到717畝,“今年雨水、光照情況都不錯,病蟲防治也很到位,目前附近散戶已經開始收割,我們也計劃下周開鐮收割,豐收不成問題。”姚楊說。
按照分類打造思路,今年,高坪區在會龍鎮等7個鄉鎮打造優質糧食安全產業帶20萬畝,在南充,像會龍鎮這樣的優質糧食安全產業帶,均實現了“田成方、渠相連、路成網”的高標準農田全覆蓋,實現商品糧油總產量120萬噸。
包括糧食安全產業帶在內,南充高標準農田建設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全市22個2022年新立項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已經全部建設完畢,建設相關工作已經結束。統計顯示,目前全市已建成并認定高標準農田475.3萬畝,占全市耕地總面積的70%,高標準農田總面積在全省居于前列。
從土地中挖潛,南充不遺余力。市政府辦日前印發《南充市防止耕地撂荒促進糧食生產十六條措施》,將以高標準農田建設、宜機化作業改造、“五小”水利建設、地力提升為重點,整鄉整村成建制全域推進良田建設,逐步將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到2025年,建成300萬畝糧食安全產業帶,環境友好型農業投入品使用率提升3%,耕地地力提升1個等級。
為鞏固防止耕地撂荒的成果,促進糧食生產。南充對承包農戶無種植意愿的,引育業主大戶、農民專合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程序流轉耕種,并倡導前3年零租金、3年之后低租金。對承包農戶無種植意愿且無經營主體流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代管兜底種植。強化考核,對撂荒1年以上的,按規定取消次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累計新增耕地撂荒30畝以上的縣(市、區)將進行通報。
實施“藏糧于技”戰略,用科技賦能糧食增收
南充市深入實施“藏糧于技”戰略,從農業科技中挖潛,圍繞“技術、種子、機械”三個關鍵環節,全力以赴提高糧食產量。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西充縣青獅鎮楊柳埡村的勇飛“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只見其智能管理服務平臺的大屏幕上,正在田間作業的農業機具,一目了然。該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托智能農機服務平臺,該服務中心可開展育苗、機耕、機播(插)、機防、機收等農事服務。
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對于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意義重大。南充致力于構建“1+9+N”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推行“大戶購買、散戶聯購、小戶租賃”等農機配置模式,數據顯示,目前南充已培育農機專業合作社249個,省級“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5個。
為進一步提升農機裝備水平,南充擬按照每個主要中心鄉鎮不少于1個“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布局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主要糧油作物綜合機械化率每年按2%增長,至2025年提高至70%。
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對于提升糧食產量意義重大,今年上半年我市實現小春糧食播面219.5萬畝,產量達到64萬噸,增加4.2%,面積產量均居全省第一。
糧食豐收跟綠色輕簡栽培技術推廣也有很大關系。據了解,目前南充已推廣綠色生產技術360萬畝次以上,實施糧油綠色高質高效創建200萬畝,推廣糧油輕簡化、機械化、規?;a,落實輕簡化生產技術450萬畝次。
南充還依法依規配備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專技崗位及人員,強化技術推廣服務,確保糧油作物主推技術到位率95%以上,推動科技增產提質增效。
在藏糧于技、科技賦能提單產方面,南充堅持良種先行奠基,篩選推介小春糧食作物主推品種26個,全市小春主要糧食作物良種推廣率達到95%以上。
提高附加值,農產品產地初加工率達85%以上
近日,在南充市糧油購銷儲運公司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潔白晶瑩的大米源源不斷地下線……
在南充,像這樣的糧油加工企業還有很多。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南充已有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達2.2萬處,全市糧油、肉食品等年生產加工能力達到400萬噸以上,全市農產品產地初加工率達到85%以上。
為支持產地初加工設施建設,南充拿出專項資金500萬元,對單季種植水稻、小麥、玉米、大豆規模達到300畝以上(含300畝)的糧食規模經營主體(工商注冊登記的生產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新建產地烘干、倉儲、初加工設施進行一次性補貼。
圍繞深加工企業促招引,今年,川東北有機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區已新增規上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5家。
農業的精深發展,造就了知名農業品牌。日前,南充市好充食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與位于南充的一家連鎖超市達成協議,“好充食”有機農產品將進入該超市,設立專區展銷。并授權重慶的合作運營商建立“好充食(重慶)特產店”,籌備在臺州市消費幫扶展銷館設立展銷門店。此外,南充市“好充食”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榮獲全省優秀區域公用品牌。
不僅是“好充食”,南充農產品在品牌打造方面,成績斐然。目前全市“兩品一標”產品總量達385個,農產品地理標志11個,中國馳名商標農產品4個。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