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兩天“刷屏式”更新,“爆炸”的信息量之下,小伙伴們對于3D逛展、屏對屏互動等形式是不是更有體會了呢?那么,此次的線上展會達到你心中一比一還原的標準了嗎?對未來幾天又有何期待?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話不多說,先來回顧下今日份重點:
上午10:00-12:00 有機廢氣(VOCs)綜合治理論壇
當前,隨著藍天保衛戰朝縱深處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已從單一PM2.5管控走向協同治理,VOCs作為臭氧污染的主要前體物之一,理所當然也成為了重點治理對象。為更準確地把握這一市場的發展趨向,環保在線力邀業內專家與相關企業代表出席。
(點擊圖片↑開啟回放)
開門見山,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羌寧作題為《工業廢氣溶劑回收技術現狀及進展》的演講,從溶劑回收對VOCs控制的意義、主要工藝及特點、應用及問題、小結及展望等方面切入,直擊行業痛點。
羌寧教授指出,從生命周期角度分析,溶劑“回收-再利用”過程中的碳排放要遠小于溶劑生產帶來的碳排放。因此,如能加快這一模式推廣與應用,一方面有利于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也可有效減少環境污染,促進清潔生產,助推碳中和目標實現。而且,在政策層面,《“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亦鼓勵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構建資源循環性產業體系和廢舊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據羌寧教授介紹,溶劑回收利用體系中,實現VOCs控制主要有四種渠道,包括冷凝、吸收濃縮、吸附濃縮與膜分離濃縮。考慮到能效、穩定性等限制條件,吸附技術的核心在于如何用最少的能耗、最少的二次污染得到濃縮比高的氣體,吸收技術在吸收劑選擇上應有所側重。
“隨著循環經濟和VOCs控制技術的發展,溶劑回收將成為一個增長點,選擇與生產工藝耦合的最佳切入點是溶劑回收推進的關鍵之一”,展望溶劑回收模式的未來,羌寧教授作出如上分析。另外,他認為,吸附材料、膜材料及新型吸收劑的改進優化,以及設備的精細化將成為溶劑回收工藝接下來的發力重點。
那么,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VOCs治理的實際作業中,又有何經驗呢?長春天皓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南部大區商務總監
唐梓皓從公司案例出發,做題為
《全過程除臭技術在污水處理廠中的應用》的分享,對全過程除臭相關標準及工藝進行了拆分講解。結合白云市污水處理廠等三十余個應用項目,橫向對比分析發現,全過程除臭技術與其他技術相比,效果、安全、壽命及投資優勢均很明顯。
霧的池內(上海)貿易有限公司噴嘴技術代表葉誠亦在《用霧的技術助力雙碳,共謀低碳未來》演講中結合公司實際進行了解讀。以脫硫噴嘴、脫硝噴嘴及煙氣冷卻用噴嘴為例,讓我們一起走進“造霧者”與大氣污染防治的故事。
下午14:00-16:00 油泥治理工藝節能環保及運營安全性研討會
能讓中國企業管理研究院企管所再生資源產業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曲睿晶,中國石油集團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專家、正高級工程師劉光全,美國GEO公司副總裁及工程技術總監、潔易奧環境修復(江蘇)有限公司CEO陳曉松,濟南恒譽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童蘭英,杰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藝工程師張巖,以及浙江宜可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于立松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油泥治理究竟有何“魅力”?熱處理工藝、無害化處理、連續熱解,又該如何解釋?
(點擊圖片↑開啟回放)
在《含油污泥不同熱處理工藝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分析》的主題演講中,劉光全詳細介紹了中國石油集團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開發的熱處理工藝,包括含油固廢化學熱洗、超熱蒸汽噴射干化、熱脫附、水熱干化等,并對幾種技術的特點及優劣勢進行了闡述與分析。
其中,含油固廢化學熱洗關鍵因素在于溫度、油泥均質化以及合適的藥劑,殘渣含油率≤2%,且油品可回收;超熱蒸汽閃蒸干化處理油泥技術關鍵在于溫度和速度,殘渣含油率可穩定控制在1%以下;電磁加熱式熱脫附處理技術關鍵在于溫度、停留時間,采用純電力處理,與綠電零碳技術兼容良好,符合當前減污降碳協同的趨勢;含油污泥水熱法脫水提油干化技術關鍵也在于溫度和停留時間,自控程度高,可比直接熱干化節能40%以上。

技術安全性、操作安全性、現場作業安全性,這三點在劉光全看來,是含油污泥處理的重中之重,應予以足夠的關注。演講的最后,他總結道:“國內污泥處理技術處于發展階段,含油污泥的處理工藝多樣,各有所長,僅靠單一的處理工藝很難達到環保要求,未來熱處理技術將向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方向發展,更注重于技術耦合、取長補短,是實現含油污泥徹底無害化的發展方向”。
受日益嚴格的環保標準與要求影響,技術耦合已成為污染物處理的一種有效手段,對于彌合不同工藝之間的優缺點起著重要作用。陳曉松做題為《含油污泥熱脫附工藝無害化、資源化道路探索及案例分析》的分享時也強調了這一點。具體來說,水泥窖協同處置、直接焚燒、熱解碳化、陰燃、直接熱脫附、間接熱脫附、熱水洗等油泥治理工藝均會受到適用范圍與能耗限制,為了讓治理工程達到最佳的效果,糅合兩種或多種方式是當前技術條件下較為可行的方案。
童蘭英在《含油污泥連續熱解工藝節能環保及運行安全性分析》的主題演講中,以恒譽環保的實際項目案例為參照,闡述了其公司主推的連續熱解工藝及設備優勢,如物料適應性廣、處理成本低、智能自動化等。
根據分析,現階段我國含油污泥處置呈現出四大特點:①上億噸的歷史遺留,處置市場廣闊;②油泥成分復雜、來源廣、成分差異大,要求油泥處置技術對原料的適應性廣;③綜合處置費用持續走低,落后的小規模技術無法實現盈利,需要綜合處置成本低的油泥技術及裝備;④環保政策日趨嚴格,油泥處置指標要求越來越高,需求具有技術前瞻性、處置效果好、應用延展性高的油泥處置技術。

簡而言之,就是行業仍存在快速增長的治理需求與現有技術亟待升級的矛盾,在日益收嚴的政策與標準引領下,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童蘭英強調,在實際運行中,連續熱解工藝在安全性、節能環保性能與環保效益上均有良好表現,且最終還可以回收到燃料油、還原土等資源,經濟效益可觀。
同樣,張巖也帶了杰瑞環保的油泥治理設備精講,并就《新時期油泥處理過程中的安全提升及應用》展開論述。其力推的“六級安全保護”系統,從機械結構密封、氮氣發生器、氧含量監測、預警系統、應急系統到阻火閥與緊急泄壓裝置,通過多種技術手段構建起層層防護,來為油泥處理的安全性把關。
由于立松壓軸,《高粘、高含液油泥熱解處置工藝節能環保及安全性分析》演講則更進一步,朝著油泥治理中更細分的領域深挖,聚焦高粘、高含液特性污泥這一痛點,著重分析了處理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及對策。想近距離觀察一體化熱解裝備?“二刷”安排起來~
千億級市場機遇擺在眼前,具體怎么做,本次論壇已經闡述得很明了了吧!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