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產業屬于勞動密集性產業,隨著農村勞動力不足,勞動成本的上升,
茶葉機械化成為茶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今,許多地方加快實現茶葉產業機械化、規模化發展,加快茶產業“機器換人”步伐,從耕作到采摘實現全程機械化,不僅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還進一步推動茶葉產業成為地方茶農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撐產業。
巴中:加快實現茶葉產業機械化、規模化發展
日前,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鹿鳴鎮一茶場,幾名工人正在茶園演示松土
除草機、修剪機、翻耕機等茶園機具,10余臺采茶機在高低錯落的梯田上作業。人工采摘,每人每天頂多采50公斤夏秋茶。但是和手工采茶相比,采茶機器采茶大大節省了勞動力,1臺雙人采茶機,1小時可以采摘200公斤左右的茶葉,一天8小時可采摘1600公斤鮮葉。
近年來,全省各地對茶葉生產機械化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如若茶葉生產的全過程均通過機械作業,將大大提高工效,降低生產成本。
然而,實現茶葉生產全程機械化,還需進一步強化試驗示范,推進標準機采茶基地建設。由于山區地形地貌和適度規模經營都影響了機械化發展,還需加強農機和農藝的融合研究。
山東:力推茶葉生產全程機械化
近些年來,山東省茶葉產業發展迅速,茶園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發展茶葉生產機械化,農機與農藝融合是基礎,標準化茶園建設是重點,茶園管理是關鍵,茶葉采摘加工是核心。該省不斷提高茶葉機械化科技水平,將加快短板環節的機械研發創新和示范推廣,為茶葉生產全程機械化提供有力裝備支撐。
此后,該省還將積極推進茶葉生產全程機械化,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將在茶園管理機械化、茶葉加工機械化方面找差距、補短板,引導茶葉生產走產業化、清潔化、智能化發展之路,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打好脫貧致富攻堅戰。
開化:加快茶產業“機器換人”步伐
茶葉是傳統優勢產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衢州市開化縣積極創建浙江省茶葉產業“機器換人”示范縣,著力推進茶產業提質增效、茶農持續增收,促進轉型升級。日前,該縣茶產業“機器換人”創建現場會在一茶園舉行,也正式拉開了開化茶產業“機器換人”示范縣創建工作的序幕。
據悉,該縣大力推進茶葉生產關鍵環節“機器換人”,提升茶葉生產“機器換人”示范基地兩個等,全力確保茶園中耕除草、運輸機械化率、名優茶加工機械化率、大宗茶修剪、采摘機械化率達到創建標準。而今,該縣擁有各種茶葉加工機械超過4000臺(套),擁有各種茶葉修剪機械1500多臺(套),擁有各種單雙人茶葉采摘機56臺(套),全程機械化生產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小編結語:“小茶園、大文章”,做大做強茶產業,積極推進茶葉生產全程機械化,不僅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措施,是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有效途徑,同時還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因此,許多地方突出茶葉生產全產業鏈機械化發展,注重新技術、新裝備應用等,大力推進茶葉生產關鍵環節“機器換人”。
但是從整體上來看,茶葉作為經濟作物,機械化生產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滯后,機械化水平也相對較低。對此,相關茶葉機械的生產廠家或者研發人員加快茶葉生產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發,立足補齊地方茶產業機械化發展的短板,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動地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茶農持續增收。
我要評論